前段时间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有一个记录时间开销(Time
Expenditure)的概念,就是记下你每天做过的事情和花了多少时间,这么做的好处有3点:
(1)记录“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可以校对自己对所花时间的感知,时间久了,你可以培养出一种“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不用看表就知道过了多久。
(2)准确预估将要做的事情会花掉多少时间,这对于时间管理有很大的意义。
(3)养成了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就会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
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个记账的概念,不同的是记录的不是金钱的开销,而是时间的开销。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一直都保持了记账的习惯,没有中断也没有漏掉一笔账目,MoneyWiz显示6个半月来我一共有:
830笔支出(基本上每笔收入都相当于一次实际的开销了)
323笔收入(我不是土豪,这里面包含余额宝每天的收入;另外我还有个淘宝店,小的收入也会记录进来)
51次调整余额(就是口袋里的钱跟账目对不上了…)
348次转账(这个也不要慌,这个“转账”是MoneyWiz中各个账户之间的转账,就比如从支付宝提现到你的银行卡中,就算一次“转账”)
坚持记账基本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虽然不是处女座,但却有很深的处女座特质,所以记账基本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因为无法忍受一本“断断续续”的烂账。这里要说一下用信息系统记账的好处,就是你记的虽然是一笔笔的开销,但是最终你可以看到一个连续的“余额(就是你当前所有的钱)”曲线,这个曲线可以帮你把一笔笔的账目串联起来,最终结果和你到底有多少钱相关,对于一个穷人来说,每天盯着自己的钱的变化,是一件有瘾的事情。
(2)虽然我已经连续记录了6个多月,但是觉得时间仍然不够长,不够对我的开销产生指导意义。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如实记录,很好的帮我了解了我自己每月基本规律的消费曲线;也时刻提醒了我曾经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的经济损失(你能看到“余额”曲线突然骤降了一大块)。对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还是很有用的。
(3)了解了“余额”过去的曲线,如果它是基本规律的的话,就可以预测未来的“余额”走势,这样可以对自己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我总是会过于乐观的估计未来的情况,我会想我将来一定会做哪些事情,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一张自己经济能力发展的曲线图,基本可以帮你判断自己在什么时候能做到想做的那件事;或者如果你想在某某时刻就去做那件事,那么你需要在该时刻之前的某某时刻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来改变现在的曲线。
有了这些记账经验的我,在接触“时间开销”这个概念后,马上就理解了它的好处并开始执行。写此文的时候我已经用信息系统的方法,使用GoogleSheets记录了自己半个月的时间开销。过程中遇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并发现了记录时间开销和记录金钱开销的一些区别,这可能导致如果想把“时间开销”的概念做成一个互联网产品,要认真分析并解决一些问题,下回再来说说这些东西。